看武警昭通支队通信兵如何练就“千里眼”“顺风耳”
细针密缕网
2025-04-05 10:55:59
带着这样的初衷和底气,王东亮走到了直播镜头前。
4月23日下午,东港区举行城中村改造安置区建设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0年城中村改造安置区建设情况。主流日照讯东港区今年将交付10个安置区、9556套城中村改造安置楼房。
据悉,自2016年以来,东港区共开工建设安置楼房54849套,其中15265套货币化项目实现即时安置,共建设实物安置楼房39584套,建筑面积约751万平方米。为保障圆满完成2020年城中村改造安置区建设目标,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东港区积极组织各安置项目复工复产,不断完善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建立一天一调度、一周一交流、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评价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持续加快施工进度,全力保障按期完成安置楼房竣工交付使用。秦楼街道厉家庄子一期安置区1239套、厉家庄子二期安置区1261套、西碌碡沟安置区1488套,全力保障拆迁群众住上满意的楼房。在市、区、街道及相关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安置区规划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建成屯沟一期、前大洼一期、后大洼一期、后大洼二期、连云港路一期、南王家村、许家楼、大香店、南湖一村、城南安置区、相家庄共12个安置区项目。河山店三期安置区155套。
2020年,东港区全力以赴保障城中村改造安置区的优质快速建设,确保10个安置区、9556套安置楼房按期竣工交付使用,其中,日照街道小香店安置区747套、接官亭安置区450套、屯沟二期安置区678套。香河片区七里安置区2660套。对17个省、市级重点工程和总投资539亿元的全县百项重点工程,落实县级领导包靠机制,年内完成投资190亿元。
坚持一切围绕高质量发展、一切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响全县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改革攻坚,关键在干部。着力深化开发区改革,推进管委会+公司,构建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错位发展的一区六园格局。孟青说,当前,莒县正抓住疫情防控零确诊、零疑似的重大机遇,强力推进225家规上企业、1148家重点中小微企业和4.2万个体工商户复工达产,把每个企业的干劲鼓起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着力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完成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孟青告诉记者,莒县将抓好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建设绿道慢行系统12条,棚改回迁1万户,改造老旧小区66个、6459户。
着眼于打响乡村振兴攻坚战,莒县坚定扛起农业大县责任担当,加快《拥河发展行动规划》落地,强化产业支撑,叫响一镇一业品牌。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小切口、大民生打响为民办实事攻坚战。出台沭东新城产业拉动、教育带动、农民进城、城建项目建设具体措施,建设现代化精致新城。着力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土地增减挂钩、人才制度、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全县形成以改革解痛点、破难点、通堵点的浓厚氛围。
莒县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打响精致城市建设攻坚战,全面启动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同时,迅速掀起双招双引新热潮,年内招引过亿元项目50个。同时,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6月底前完成自查整改,9月底前建成全部产业扶贫项目。大力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推进多网合一,5年以上积案全部清零,5年以下化解90%以上,全面提升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不仅如此,莒县坚持用紧约束倒逼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四减四增和蓝天、清水、净土、绿盾四大行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目标任务。孟青说,莒县将用好省乡村振兴服务队机遇,实施招贤玫瑰产业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曲坊现代农业产业园、玫瑰产业研究院、顺丰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打造江北最大的玫瑰鲜切花基地,加快青峰岭湖区13个产业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
为打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攻坚战,莒县深化干部动态管理体系,对改革型、实干型干部大胆选拔使用,落实四不四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厉倩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动员大会,吹响了改革攻坚的‘冲锋号,发出了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环境质量,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我市启动十百千工程,从技术、工程量化、监管保障三方面入手,对十家重点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精准治理,进一步落实百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组织实施千家企业用电智能监控,推进重点企业在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施深度治理、深度减排。主流日照讯4月9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告我市实施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污暨十百千工程相关情况。通过对全市工业企业生产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安装用电监控,实现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减排措施落实等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控,快速判断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重污染天气期间停产限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为精准执法提供保障。在2019年实施的百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基础上,对全市企业减排项目进一步挖潜,梳理形成了2020年度百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明确工程内容、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根据新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在钢铁、港口、石化、浆纸、电力、车辆制造、危废处置、污水处理等行业中,有十家企业(集团)污染排放量较大。对这十家重点企业,我市依靠专家团队的力量,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一流治污设施,分门别类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方案,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曹楚炜)为进一步改善我市环境质量,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我市启动十百千工程,从技术、工程量化、监管保障三方面入手,对十家重点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精准治理,进一步落实百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组织实施千家企业用电智能监控,推进重点企业在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施深度治理、深度减排。
主流日照讯4月9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告我市实施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污暨十百千工程相关情况。对这十家重点企业,我市依靠专家团队的力量,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一流治污设施,分门别类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方案,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通过对全市工业企业生产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安装用电监控,实现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减排措施落实等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控,快速判断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重污染天气期间停产限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为精准执法提供保障。在2019年实施的百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基础上,对全市企业减排项目进一步挖潜,梳理形成了2020年度百项环保重点治理工程,明确工程内容、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
根据新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在钢铁、港口、石化、浆纸、电力、车辆制造、危废处置、污水处理等行业中,有十家企业(集团)污染排放量较大。(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曹楚炜)而疫情防控、施工人员管理、材料采购等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更加考验着东港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力度。待复学时,迎接学子们的将是全新的生活环境。
4月7日,来自辖区内4所大学的80名日照籍学生走进正在改造中的宿舍楼,一边参观一边与同学互动。为优化驻日照大学办学环境,让来日照读书的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安心、舒心,一个月前,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大学科技园后勤管理服务提升工程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决心下大力气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提升大学科技园管理水平,推进大学和城市深度融合发展。
指挥部坚持每天一调度、每天一上报,对工作不力、偷工减料、行动迟缓的,严肃追究责任。为按时完成任务,目前有7支队伍、11个班组、300多位工人,轮班赶工、连续作战。
大学科技发展集团德胜园管理处主任曹现超表示。基于此,3月13日,东港区成立大学科技园高校后勤管理规范提升工程指挥部,全程指挥调度,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6个生活区,涉及59栋宿舍楼,9295个房间,从3月16日动工到4月21日验收,37天工期,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东港区将把大学城后勤管理升级与精致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以更加优质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优美的城市品质涵养人才,涵养城市发展活力。按照要求,此次改造提升,主要是考虑学生公寓楼内部设施实际情况,对宿舍阳台、卫生间以及其它公共区域废旧破损、功能低下、存在安全隐患和有碍观瞻的基础设施、公共物品等,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予以更换和改造。除了对学生公寓进行改造提升,园区内食堂规范提升也在压茬推进,各园区的体育设施、绿化、垃圾处理、停车场管理等方案也在同步制订中。
截至4月8日,6个生活区累计完成空调安装3767间,卫生间深度保洁3100间,卫生间隔断门安装1661间,洗手盆深度保洁4715间,阳台封闭1519间,晾衣杆安装4203间,房间吊顶5637间,水龙头更换6638间。由住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及相关街道组成的综合协调、技术标准、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物料调配、后勤保障和验收、市场整治6个工作组开进施工现场,跟踪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督促进度、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在施工任务最重的德胜园生活区,监理人员每天都要从每栋楼中抽取10个房间进行核验,区财政、审计部门人员每天随机抽取施工点进行检查,大学科技发展集团每天都进行巡查。东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像德胜园生活区改造提升一样,6个生活区施工现场实行清单化作业,严格规范管理和质量标准,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打表计时、日清日结。楼房大多为2002年、2003年建成,时间久远、设备设施老化。